《职业舵》第二十二问:十六岁不需要职业规划吗?

发布时间:2021-11-20

每一位成年人在十六七岁时候也许都曾有过相似的一段经历,那就是被语文老师要求写一篇叫作《我的理想》的作文。

我也同样如此,记得那年我正是高一,好像我写的是想成为一名作家,但是被老爸看到我的作文之后,非要改成外贸工作者,老爸改完这个题目之后,我真是一个字、一句话都写不出来,因为我对这个职业根本做什么都不知道,又何谈是我的理想,最后老爸在“我口述你笔录”之下捉刀完成。

作业交上去了,我想这次肯定不及格了。没想到这篇作文竟然被语文老师评为优秀作文,让我上台朗读,在台上读的时候,我觉得真像是把我放在火上烤,仿佛当众扯了一个弥天大谎。外贸工作者是干嘛的?进出口贸易,进出口贸易又是干嘛的?后来老爸又给了一本书,里面都是各种外贸单证,难道今后就整天处理这些单证?我真是不喜欢。

1.png

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,我相信现在有很多十六至十八岁的学生们,在高考填志愿、出国留学的过程中,可能会碰到与我三十多年前相似的窘境。

家长、老师可能会推荐出他们认为的最佳职业,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,这些职业或行业的真实情况会让他们一脸懵圈,他们也许只是了解这些词汇的字面意思,其他的内容真是似是而非。家长和老师这时候会说:“我是为你好,你现在还小,等你长大了你就懂了。”

其实目前许多成年人在职场中出现的诸多困境,可能正是当时这个最佳职业的答案引发的。这些选择和解决方案通常的依据是,根据每个人目前的兴趣爱好以及市场上的热门行业职业而定,这种做法是最为常见的。

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有力,但终究是一种将自己塞进一个既定框框的动作,一旦这个框架被拆除,能力和热情便会无可奈何花落去。放到更长的周期来看,许多二十五岁寻找工作的、三十五岁随着行业兴衰而起伏的打工人、四十五岁因各种原由处于失业边缘的高管们,是不是也是把自己塞进了一个既定的框框里了呢?

2.png

真正的职业规划不是直接给予你职业生涯的最佳标准答案,更应该首先去探索你内心里面那个叫做“向往”背后的内容,发掘其中对于你认为重要的含义和价值,这时候也许就会让你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选项。进而组合创造出新选项。

《职业舵》推荐你或者你的孩子从以下清单列表的十项行动入手,探索属于你自己的职业新大陆。

1、 列出你目前乐于从事或者取得成功的活动,探索这些活动中对你的含义和价值;

2、 寻找你所感兴趣的学科或专业活动背后擅长的能力;

3、 在你自己选定的学科或专业领域开始着手收集信息资料,并进行详细研究;

4、 让你在这些学科或专业活动中变得特别博学或熟练;

5、 不断周密计划,确保自己在已明确的学科或专业领域取得优势;

6、 总结自己成功的学习方法,复制应用拓展到其它学科或专业领域并取得成效;

7、 与周边的人群沟通彼此的学习方法和思考,进一步寻求新学习方法;

8、 不断在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学习活动中发现识别新的问题;

9、 不断在学科或专业领域中研究更简单的思考逻辑和解决方法;

10、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,了解不同职业发展方向的职业路径,设计你的实习计划或职业发展计划。

3.png

在探索的过程中,你也许会发现“原来我喜欢打篮球,我是想从事那些能够吸引众人目光和关注的事”、“原来我喜欢数学,因为数学是与我周边的人打交道的工具”、“原来我喜欢写作,我是想能够通过文字来分享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受,从而帮助到更多的人“,在以意义和价值为核心的人面前,总会出现无限多的可能性,出现无限多值得你努力的职业目标。

上面十项行动都与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完善力息息相关,通过这些行动我们来探索、寻找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人、事、物。

一般人对职业生涯成功的定义通常是与名利二字相关,而只要不断提升自我完善力,这些世俗的成功自然会随之而来。其中的原因就是,与带来欢乐的人、事、物共处,都会展现出更多未曾见过的选项,我们并不是因为职业生涯成功才得到幸福,而是在职业生涯中的每一天、每个人、每件事,我们能够与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人、事、物相处,这样的职业生涯才是幸福,可以说在工作过程中就已经成功了。

谨以此文,献给正处十六岁和曾经十六岁的每一位不断发现自我、突破自我的人们。

敬请关注《职业舵》第二十三问。

Copyright © 2020 All Rights Reseverd Designed by 5thspace.net  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15017019号-1